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7月11日,202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主题活动启动仪式、2025北外滩航运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现场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5)》(简称《报告》)显示,上海连续六年蝉联国际航运中心第三位。
作为承担全球80%货物运输的行业,航运业不仅是全球贸易的“血脉”,更是推动区域经济繁荣和全球供应链稳定的核心动力之一。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波罗的海交易所联合编制,2014年首次发布。该指数对全球43个航运中心城市进行综合评价,涵盖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大维度,下设16项二级指标。
指数结果显示,2025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20位分别为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宁波舟山、雅典-比雷埃夫斯、汉堡、纽约-新泽西、休斯敦、广州、青岛、东京、釜山、安特卫普-布鲁日、深圳、天津、洛杉矶、温哥华。
《报告》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主要航运中心排名中稳中有升,呈现“头部有突破、腰部齐进步”的发展态势。上海和香港保持全球第三、四位次,宁波舟山、广州、青岛、天津等排名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的港口,连续十五年蝉联全球最繁忙集装箱港口桂冠。与此同时,上海较新加坡、伦敦两大“国际顶流”的得分差距总体呈收窄趋势,其中上海较伦敦的分差由2021年的0.38分收窄至2025年的0.01分,距离赶超这一老牌航运中心只剩下“一步之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恒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